喜报!成都新华医院成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GCP检查
发布时间:2024-11-04 来自:企划部
发布时间:2023-07-13 本文来源: 新华医院
对于过敏概念混淆的人不在少数
有人一吃辣椒就起痘痘
以为这是过敏
其实这是饮食不良引起的皮肤痤疮
有人喝牛奶后肚子胀气
以为这是过敏
其实那是乳糖不耐受
那么,到底什么是过敏?
过敏有多大的危害?
过敏原都有哪些?
生活中怎样预防过敏反应?
一起了解一下吧
01
过敏与过敏性疾病
过敏是人体对某些物质(比如细菌、花粉、食物或药物等),境遇(如精神、情绪激动或暴露在阳光在)、物理状况(如受冷等)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非常增高的现象,表现得过分敏感。
过敏性疾病,也叫变态反应性疾病。过敏性疾病主要是有一些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异常,导致机体异常反应。这种异常反应就会导致一些组织器官出现异常症状,甚至出现器官损害。
过去30年间,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概率至少增加了3倍;全球过敏总患病率达22%,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。
过敏本质就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。
导致人们易过敏的原因有以下几个:
“入侵者”越来越多
室外的汽车尾气、雾霾、沙尘暴,室内的甲醛和苯、空气清新剂、香水、衣物挥发的洗涤香味,很多看不见的物质,如微塑料颗粒,都易诱发过敏。
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花粉和螨虫过敏;宠物毛发过敏;食物过敏,如海鲜、芒果等。
免疫力越来越“弱“
免疫是“用进废退”的。常过敏者的免疫系统碰到“入侵”就会冲上去,不常过敏者的免疫系统知道什么时候该冲、什么时候该放松,反而会取得好的效果。
城市里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更易过敏就是这个原因。前者的生活环境过于“干净”,后者长期在大自然中摸爬滚打,接触泥土、昆虫等,免疫系统在较早时就被锻炼,遇到“入侵”时能从容应对。
“定力”越来越差
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不断变化、重建的。免疫功能的发挥与身体整体状态息息相关。
情绪也会影响过敏反应,临床中不少患者都是上班族,长期工作导致压力大、疲惫,经常熬夜或失眠,情绪也不太稳定,极易诱发荨麻疹、特应性皮炎等。
基因也会影响过敏的发生。研究发现,父母一方患过敏性疾病,子女患病可能性约30%;父母双方都患过敏性疾病,子女患病可能性高达50%。
02
过敏性疾病有何特点
在我国,约有2亿人患有过敏性疾病。其中,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、过敏性紫癜、荨麻疹、湿疹、药疹等。
专家指出,这些常见过敏性疾病均有一些共同特点,主要包括了:
发作性:临床症状可以发作性地出现和消失;
反复性:同一临床症状,如气喘、打喷嚏等可反复出现;
可逆性:大多数症状都可以自行消退、恢复、具有可逆性;
特异性:只发生于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群,而且只对特定的物质过敏。
03
过敏的“罪魁祸首”
引起过敏的物质,通常称之为过敏原。过敏原是一种抗原,是产生过敏的必要条件。
数据显示,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到3000种,过敏原总量则更为庞大,仅文献记载的就超过2万多种。
一般来说,过敏原通过吸入、食入、注射(药物静脉补液)以及接触(如化妆品)的形式,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。常见过敏原有:
吸入过敏原:花粉、尘螨、动物皮毛、油漆等
食入过敏原:牛奶、鸡蛋、鱼虾、药物、酒精等
注射过敏原:青霉素、异种血清等
接触过敏原:冷热空气、紫外线、染发剂、化妆品等
04
过敏性反应有哪些常见症状?
过敏性反应是一个全身性的炎症反应,会累及到全身的多个系统和器官,出现不同的表现。
呼吸道:喘息、咳嗽、呼吸困难等。
耳鼻喉:阵发性咳嗽、清水样涕、鼻塞、鼻痒、眼痒、流泪等。
消化道:恶心、呕吐、厌食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等。
皮肤:湿疹、荨麻疹、血管神经性水肿、过敏性紫癜等。
全身性系统反应:低血压、过敏性休克、循环衰竭等。
严重过敏需警惕
>> 严重过敏可致过敏性休克。
出现皮肤潮红、窒息、晕厥、丧失意识等症状。
接触过敏原后,可能急性发展至血管性水肿、血压下降、心律失常、休克甚至死亡。
药物和食物是引起致死性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元素。
>> 严重过敏,如何急救?
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就医。
尽可能迅速脱离过敏原,平卧。
在医生指导下,选用相应药物缓解症状。接受脱敏治疗。
05
哪些人群容易发生过敏?
过敏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家族性,如果父母患有过敏性疾病,其子女更易患过敏性疾病。
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,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,越是工业化程度高、环境卫生好的地区,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高。
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下的人,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会相应增加。
本身正处于过敏状态的患者,体内的免疫反应处于超敏状态,对其他本来不过敏的物质也可能出现过敏。
在过敏症状控制好的情况下,可以尝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暴露于过敏原,来建立免疫耐受。
06
如何有效预防过敏?
对于过敏现象,预防重于治疗,因为只要切断过敏原,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甚至回避过敏现象的发生。
1. 查清过敏原并避免接触过敏原。
2. 换季期间,室外活动戴好口罩,早晚冲洗鼻腔定期清洁室内环境,更换枕套被罩等床上用品,慎重挑选护肤品,并减少染发剂的使用。
3. 家里尽量不铺地毯,不摆毛绒玩具等容易沾灰的物品。
4. 使用药物时,先做皮试。
过敏无小事,对于过敏,请大家平时多多注意预防。
在明确过敏原后,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远离过敏原,规避过敏发生的可能。
如果出现了过敏反应,也不要慌张,理性应对,及早就医,规范治疗。
平时也要注意合理饮食、规律作息、科学运动,保持良好心态,拥抱健康生活!
家人们
因为微信改版了
现在刷到我们的科普贴全凭缘分了
所以大家要记得把咱“星标”起来啊